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可以主动认定合同无效。无效合同违法了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由此决定了国家要对无效合同予以主动干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恶意串通的】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0-12-28 00:11
如果没有受贿故意,收到他人贿赂后立即上交,则不构成犯罪。如果有受贿故意,受贿后因害怕受到刑事追究而在案发前上交,则仍构成犯罪,但退赃可从轻处罚。
2024-08-15 15:04
一般都是当事人保留合同、证据等,去申请确认。
在法院作出合同无效的认定之前,该合同应该是有效的。
除非合同必然无效,法官一般推定有效。
只有当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出认定合同无效的请求或主张时,法院才能确认合同无效。
2023-05-05 15:50
《民法典》规定是能以犯罪事实认定合同无效的,因为犯罪事实属于违法情形,违法的合同是无效的。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签订的合同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法律其他规定。
2022-08-26 09: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022-08-23 10:51
合同无效方可以起诉确认合同无效。
只有与无效合同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才能以起诉的方式请求确认合同无效。
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不能提起诉讼确认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