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是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的民法上权利。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的民法上义务。债权债务的规定,有利于贯彻我国民法的公平原则,也是保障平等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合法民事权益的具体体现之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的定义和身份关系协议的法律适用】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2023-05-17 09:11
处理债务纠纷要注意下列事项:要通过协商、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合法的方式来处理;不能超过三年的诉讼时效;以及当事人需要依法收集好相关的证据材料来证明存在合法有效的债权债务。
2023-04-11 11:19
法律关于离婚的规定是:1、如果是协议离婚的,双方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2、如果是诉讼离婚的,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判决准予离婚的,判决生效,解除婚姻关系。
2022-08-30 13:39
合同义务转移理论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合同义务转移包括两种情况:
1、债务承担,是指债权人、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达成协议,将合同义务转移给第三人承担。如债务人与第三人约定由第三人取代债务人的合同地位而成为合同当事人,向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
2、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这种形式的特点在于第三人与债权人、债务人并未达成转让合同义务的协议,并不由此成为合同的当事人。第三人只是自愿替代债务人履行合同。
合同义务全部转让,即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达成转让债务的协议,由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承担全部债务,原债务人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合同关系。通常被称为“免责的债务承担”。
合同义务部分转让给第三人,通常被称为“并存的债务承担”,是指原有债务人并没有脱离原有合同关系,而由第三人加入合同关系,与原债务人一起共同向同一债权人承担合同义务。
无论是合同义务的全部转让还是部分转让,都要有转让债务的协议,而且协议必须要征得债权人的同意,转让合同义务的协议才能生效。这是因为债务作为一种义务是债务人必须履行的,而且合同义务的履行直接关系到债权人利益的实现,从保护债权人利益出发,债务转让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2022-11-26 15:24
夫妻单方面借款不一定属于共同债务。若一方单方面借款,但没有将所借的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支出,则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不属于共同债务的,另一方在离婚时就不需要承担清偿义务。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一方在外以自己的名义,超出日常家庭生活支出的负担的借款,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2022-09-09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