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诈骗一般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被告如果是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则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被告诈骗拘留的期限是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的总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4-06-29 14:25
诈骗案刑事拘留一般14天,最长可以到37天。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故意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及以上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则不构成犯罪;
3、要求被害人因为行为人的诈骗行为产生了错误认识而处分了财产,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诈骗罪的成立。
2022-11-18 11:29
因为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的行为人,一般情况下,可能会被拘留14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刑事拘留最短为三天,最长为三十七日。而且37日的情况,针对的就是重大复杂的案件,例如认、流窜作案,涉嫌多个犯罪地的案件;2、多次作案,行为人屡次实施了诈骗罪;3、结伙作案,行为人与他人结成犯罪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犯罪行为。
具体来说,诈骗罪是指,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通过欺诈的手段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诈骗罪必须达到一定的金额,才能够成立。对于小额的欺骗行为,并不能成立诈骗罪。但是,行为人可以直接请求对方返还的。
2022-09-24 14:30
偷渡出境是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偷越国(边)境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另外如果行为人偷渡出境次数达到三次以上的,则构成偷越国(边)境罪,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022-10-26 15:14
偷渡出境是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偷越国(边)境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另外如果行为人偷渡出境次数达到三次以上的,则构成偷越国(边)境罪,处一年以下尤其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022-08-11 11:44
刑拘最短3天就可以放出来,最长是37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