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不一定会判刑。如果行为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对交通事故的发生不具有过错且不承担主要责任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而是属于意外事件,因该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不会被判刑;但如果行为人有过错的,则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11-07 16:07
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死亡,负主要责任,检察院没有起诉,请问我的驾驶证还会吊销吗?
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交警判同等责任,驾照不会被吊销。同等责任且驾驶人没有酒驾等违法驾驶等行为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2024-03-21 15:11
没车损险有三者险撞了,直接联系保险公司车险专线报案,不过,保险公司只负责赔付事故中第三者车辆损失及人员伤亡产生的费用,车主车上人员的伤亡及车辆的损失,保险公司不负责赔付,需要车主自行承担费用。另外,车辆事故还存在一个责任划分的概念,事故责任在哪一方就出哪一方的车险,如果是对方的主责,那么出对方的车险。
2023-05-26 16:42
精神伤害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实施精神伤害的行为主体与实施躯体伤害行为的主体一样,都是自然人,根据行为人在实施精神伤害行为时的主观心态,可将精神伤害行为分为故意精神伤害行为与过失精神伤害行为。根据行为人实施精神伤害行为的方式,分为直接精神伤害和间接精神伤害。行为人不使用暴力手段,而是以威胁、恐吓、制造舆论等方式对被害人施加精神压力,并造成被害人精神障碍,为直接精神伤害。若行为人采用暴力等非法手段造成被害人躯体伤害,并伴发或者继发精神障碍,为间接精神伤害。
2023-04-23 10:59
侵权行为人对于人身损害赔偿进行计算的标准为以下款项的总和: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2023-04-18 09:31
报警后公安局来安排伤情鉴定,如果构成轻伤,则对方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仅仅是轻微伤,则对方应当被行政拘留或罚款,具体责任要看伤情如何,构成重伤/轻伤的话都要承担刑事责任,无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肯定是要承担的。如果构不成刑事犯罪的话,派出所可能会调解解决,构成刑事犯罪的话,就要移交刑警大队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