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按照一般程序是先由行政机关进行调查取证,认为行为人违法的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处罚依据和原因,然后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最后依法进行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等。
2023-04-23 10:20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按照一般程序是先由行政机关进行调查取证,认为行为人违法的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处罚依据和原因,然后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最后依法进行执行。
2023-04-17 14:13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按照一般程序是先由行政机关进行调查取证,认为行为人违法的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处罚依据和原因,然后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最后依法进行执行。
2025-04-16 11:49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四)通知当事人到场;
(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七)制作现场笔录;
(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2024-05-21 11:24
1、处罚法定原则
处罚法定原则不仅适用于行政处罚的实施阶段,也适用于行政处罚的设定阶段。行政处罚的法定原则,不仅体现在实体内容方面,同时还体现在程序的形式方面。
2、处罚公正原则
行政处罚在设定上应当科学、合理。正确科学地制定法律规范,是公正执法的前提和基础。
3、处罚公开原则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据必须公开,就是指行政处罚机关据以认定相对人行为违法和应当给予何种行政处罚的规定或法律依据。
2024-07-09 09:53
行政机关对于当事人实施档案行政处罚的,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罚法定原则等。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且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