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一般自依法签订之日起产生效力,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效力待定的合同经相关人员追认后,合同生效;约定生效条件的合同自合同条件成就时,合同生效。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 【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2023-05-16 09:30
个人信息泄露的处理方式有更换账号,更改重要的密码,报案,委托律师起诉,收集证据等。法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023-06-09 17:18
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有确凿的证据,应当及时报警。可以采取下列处理方式:1、更换账号;2、更改重要的密码;3、报案;4、律师起诉;5、收集证据;6、无关重要的信息不予理睬。
2023-06-29 13:38
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有确凿的证据,应当及时报警。可以采取下列处理方式:1、更换账号;2、更改重要的密码;3、报案;4、律师起诉;5、收集证据;6、无关重要的信息不予理睬。
2022-08-10 11:35
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处罚,需要根据具体的情节来定。
1.如果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如果只是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一般会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2-08-11 13:58
个人信息泄露去当地的公安机关来进行报案。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如果不构成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的话,那么公安机关不会对此立案受理的,所以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确实属于刑事案件。个人信息遭泄漏后,公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
1.按照《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
2.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3.消费者还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