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人一般不会承担责任。若是乘车人故意干扰驾驶员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则需要承担责任。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乘车人和驾驶员都需遵守交通规则。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022-08-23 16:29
借车给别人出了事故,只有在机动车所有人有过错的情况,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其他情况属于机动车使用人和保险公司的责任,下面这几种情况机动车所有人承担责任:
1.明知或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类精神药品或毒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许驾驶机动车的。
2.知道或应该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3.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会造成交通事故发生原因的,其他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2022-08-12 14:40
送外卖出车祸,非本人主要责任的,由外卖公司和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由侵权人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2025-01-02 09:33
劳务人员在上下班过程中发生事故受伤的,不属于工伤,不能申请工伤认定。而劳务人员上下班不属于从事雇佣活动,所以不由雇主赔偿。劳务关系不能认定工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是工伤认定的前提。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属于雇佣关系,无法认定工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如果劳动者受伤,存在雇佣关系的雇主可以按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处理,雇主需对劳动者进行雇佣损害赔偿。工伤是指在工作场所以及工作范围内因为工作所遭到的人身伤害。根据法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2022-08-05 14:20
我国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2-08-24 13:40
视情况而定。车祸造成的连带责任具体承担多少还要根据各责任人的过错来确定,通常最为和平的解决方式都是平均分担赔偿数额,也可以全额赔偿,再找其他责任人追债。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