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或卫生部门。
1、及时保留证据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在此过程中,及时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并将用过的医疗器械封存。
如果病人死亡,及时保护尸体,并向所属主管部门要求医疗鉴定。
2、处理过程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会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防止病程涂改、伪造、隐匿、销毁。
3、处理后果如系一般医疗纠纷,在调查后,则可由医务部(处,科)与病人协商解决。
4、医院会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处理意见与病人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如确属医疗单位问题,必要时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
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如纠纷仍未能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患者或患者近亲属可向医院所属的区医学会申请,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6、如病人或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仍然不服,则可诉诸法院患者或患者近亲属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情况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第三十六条
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一)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二)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三)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2021-02-18 16:12
如果是在医院,可以在医院的医疗纠纷办公室投诉,也可直接投诉到医院内部的管理部门,也可以直接投诉到县区级卫生局的医政科,医政科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调解医疗纠纷。
如果投诉的目标是诊所、医务室等小型机构,可以直接投诉到本县或本区的卫生局医政科,也可以去医调委、或司法部门。即便是后两者听完表述后认为直接投诉他们部门不恰当,也会指导你去正确的部门,一边还是叫你去卫生局医政科。
2022-08-29 11:11
从过错原则上看,无过错的误诊不承担法律责任,有过错的误诊有以下几种法律责任。
(一)医疗事故责任
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不良后果,损害程度必须达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件》规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要求,且过失行为不良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即构成医疗事故,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二)民事法律责任
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对不构成医疗事故,但经审理能够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误诊行为,符合民事侵权构成要件的,应当依照《民法典》确定医疗机构承担责任。
对技术性误诊,无论给患者造成何种程序的损害,都要由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责任。
(三)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022-09-19 17:27
要看是因为什么导致的纠纷。
1、如果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业务或者合同纠纷,相互之间协商不能解决的,只有到法院起诉解决。
2、如果是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劳动纠纷,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9-16 13:42
想要投诉企业具体需要看属于什么纠纷,如果属于劳动纠纷则可以去劳动部门进行投诉,如果属于消费者纠纷,则可以去消费者协会维权
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9-19 10:10
1、如果车主是通过二手车市场购买的二手车,可以到二手车市场的经营管理部门,然后对二手车商进行投诉,然后进行协商解决。
2、如果二手车存在诈骗的行为,车主也可以到法院起诉二手车商,然后索要一定程度的赔偿。
3、车主可以到12315消费者协会,对二手车商进行投诉,保护自己身为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4、车主也可以到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检举二手车商,工商部门就会对二手车商进行处罚,并要求二手车商对车主进行补偿。
车主需要保留车辆的交易合同,与二手车辆的交易记录,还有其他能够证明车辆与实际不符的证据,提供给受理部门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