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警告与处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离职,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就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所有时间部分给付双倍工资赔偿。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4-08-23 09:30
依据现行法规,用人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的一个月内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止,如未能达到此项要求,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并请求双倍赔偿薪资。
然而,如果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故意或因其他原因不愿签署,将无法享有上述双倍薪酬的赔偿权利。
2022-08-20 16:28
按照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即最高可以获得12个月的工资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2-09-21 15:48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后果:
1、支付双倍工资。
2、无法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
3、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
4、难以保护商业秘密。
5、难以进行竞业限制。
6、被迫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7、在劳动争议处理中企业十分被动。
2024-07-04 10:35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未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可到劳动仲裁申请仲裁,要求其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补偿,如存在未足额缴纳社保,未支付加班费等情况可一并要求赔偿。
3、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一经查实,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改正,并可以给予罚款的处罚。
4、如果因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工资损失、工伤、医疗等待遇损失的,除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外,同时还要支付25%的额外赔偿费用。劳动行政部门还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给予行政处罚等等。
2022-08-18 16:27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申请调解组织调解;向当地的劳动监察投诉;向当地区县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免费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