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商。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
2、调解。合同纠纷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由第三者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3、仲裁。合同仲裁,即由第三者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
4、诉讼。诉讼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终形式。诉讼是法院根据合同当事人的请求,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合同争议的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纠纷解决方式】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2022-08-09 15:25
保理合同是指应收账款债权人为取得保理人的服务,将现有的或者将有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人同时保理人提供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或者催收、应收账款债务人付款担保等服务的合同,保理合同的内容一般是包括应收账款信息、业务类型服务范围、服务期限、基础交易合同情况、保理融资款等条款。它是商业贸易中以托收、赊账方式结算货款时,卖方为了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增强流动性而采用的一种委托第三者(保理商)管理应收账款的行为。
2022-11-22 13:37
根据《民法典》第七百六十一条规定,保理合同是应收账款债权人将现有的或者将有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人,保理人提供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或者催收、应收账款债务人付款担保等服务的合同。对于该条规定当中对保理合同的赋权性规定,应该来讲就是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或者催收、应收账款付款担保的列举式规定,根据该项规定只要符合其中一项或数项均可构成保理法律关系。但这其中就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如果保理商从事应收账款的催收服务,是仅仅可以从事自身保理业务的催收,还是也可以代为从事第三人进行应收账款的催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等待后续立法或司法解释。
2024-03-29 14:05
针对合同纠纷,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方式:
1、协商解决;
2、通过第三者调解解决;
3、申请仲裁: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途径解决:合伙协议中未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4-04-23 13:49
1、双方协商。《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纠纷可以通过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自愿,即双方愿意进行商谈,并达成一致协议。任何一方,无论是单位、个人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任何单位或个人也不得非法干预。
(2)合法,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必须是合法的,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权益。该方法适用于因土地权属不明、范围不清、地界没有标志引起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双方协商后,应签订权属地界协议书。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当提请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备案。
2、行政调解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应申请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解。
2024-05-27 11:29
土地纠纷可以通过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自愿,即双方愿意进行商谈,并达成一致协议。任何一方,无论是单位、个人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任何单位或个人也不得非法干预。
(2)合法,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必须是合法的,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权益。该方法适用于因土地权属不明、范围不清、地界没有标志引起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双方协商后,应签订权属地界协议书。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当提请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