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受理后经过审查确定案件性质,并依法进行侦查并破案。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签名、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录音或者录像。
2020-12-08 14:45
恐吓威胁是以加害他人权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项威胁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恐吓威胁后果比较严重的话,可以考虑报警处理,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对方采取行政拘留的措施,情节严重者会按照寻衅滋事罪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2022-09-09 10:54
对别人进行电话恐吓威胁的,是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可以给予行政拘留和处罚款,情节恶劣构成寻衅滋事罪。衅滋事罪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2022-08-24 09:19
视具体情况而定,收到威胁恐吓的骚扰短信,情节较严重,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拘留等行政处罚。
2022-09-21 16:41
技巧一:不要将私人电话随便留给陌生人。担心自己年幼的孩子接到骚扰电话,就要平时教育他们不要随便把家里的电话号码和父母的手机号码告诉别人,不要把自家电话写在话机拨号盘上。如果认为自己的电话号码刊登在电话簿内不方便,可向电信部门申请取消。
技巧二:接听电话的时候,不要先向对方说出自己的电话号码,只需问对方想打什么号码,倘若号码不符,便回答:“对不起,打错了。”然后挂断电话;倘若电话相符,再问他找谁。
技巧三:使用来电显示电话机,这样遇到陌生电话或连续拨打的骚扰电话可以不接。
技巧四:倘若接到骚扰电话,一定要设法拖延时间,同时迅速报告警方。
2022-08-09 11:24
被别人威胁、干扰了你的正常生活或是威胁到了你的人身自由或人身安全的,应该报警。然后需要根据程度不同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处理方式如下:1、若收到的威胁恐吓以求签订合同的,被威胁恐吓人可以以受胁迫为由向法院请求撤销该合同,这是属于民事胁迫领域的处理;2、若威胁恐吓达到了刑事犯罪的程度,此时可以向公安报案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