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案件,法院会在开庭前通知家属,聘请律师。
家属接到通知后,可以与律师签订委托书,然后进行辩护,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委托好律师后,法院就会通知律师具体的开庭时间。
如果没有委托律师,法院会通知家属开庭时间。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2022-08-24 14:27
2024-09-12 11:12
在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宣判是不会通知家属的。除未成年人为被告人的以外所有刑事案件,开庭前,都不会通知被告人的家属。
但是根据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下列工作:
(一)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二)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
(三)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
(四)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五)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2022-09-29 11:27
无论是民事或行政或刑事判决,法院都没有通知被告人家属的义务。因为,在法律上,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其法律责任由其个人独立承担。法院在对被告做出判决的时候,可以不通知家属到庭,但如果判处了实刑,送执行机关服刑,执行机关要及时通知家属。
法律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
2022-03-17 14:03
2022-09-15 16:07
一般来讲,法院是不会的,除未成年人为被告人的以外所有刑事案件,开庭前,都不会通知被告人的家属。
判决后,法院没有义务通知家属,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但执行刑罚时,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一般来说,实践中判刑如果有辩护律师,都是直接通知辩护律师,由辩护律师代为转达,而不会直接通知,以上海为例,有一些法院开庭前有家属联系方式的能通知的到的,有可能会通知,但是这些都是不确定的,不能指望,如果真的想要知道开庭时间地点还是建议让律师具体询问。需要执行时,执行机关才会通知罪犯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