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三十七天,如果是被拘留60天,就构成超期羁押。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上一级领导申诉,要求撤销之前的决定,及时的改正。若是因为公安机关的相干人员懈怠、办案过程不公开透明混乱不堪的,办案人员造成的超期羁押,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上一级领导申诉,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并且给予相关执法人员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2020-11-23 17:51
刑事拘留37天期满之后,侦查机关有权按照实际情况申请延长拘留期限,主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刑事拘留不得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
2、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3、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
4、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2022-09-02 15:23
2025-02-27 10:50
刑事拘留最多是三十七天,若是60天,可能已经批捕了。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
2022-09-29 09:02
第一,村办工厂和乡办工厂,给60岁以后的农村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类工作即使是60、70岁去做,也不成问题。或者农村老人自己下地种种蔬菜瓜果,或者搞搞养殖业,拿到集市上去卖,这样多管齐下,也能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
第二,如果农村老人年事已高,没办法种地了,可以把土地或鱼塘让给别人去做。同时,还可以把自己的盖的房子出租出去,收取租金。如果家里紧挨的公路,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可以开个小超市,或者收收废品,这样也可以度过晚年。
第三,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待遇,只有农民晚年的养老保险待遇提高了,基本可以维持自己的生存所需,那届时会有更多的年轻农民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第四,要建立起农村养老慈善基金,国家也拿出一部分财政收入,并且号召社会各界为基金会出钱出力。这样可以为那些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农民工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
2022-08-09 17:00
行政拘留最多多少天?最多二十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第八十三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