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刀抢劫涉嫌抢劫罪,该罪构成要件包括:
主体是一般主体;
在主观方面出于故意;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2023-05-22 10:28
持刀抢劫一般判几年,需要根据情节进行确定。分别是:(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2-09-15 14:30
2024-07-03 11:15
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中危害性最大、性质最严重的犯罪。
2022-08-29 13:41
1.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这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这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是各个税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征税对象按其性质的不同,通常划分为流转额、所得额、财产、资源及行为五大类。
3.税率。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
4.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商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阶段。
5.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纳税期限是衡量征纳双方是否按时行使征税权力和履行纳税义务的尺度。
6.纳税地点。纳税地点是指缴纳税款的场所。纳税地点一般为纳税人的住所地,也有规定在营业地、财产所在地或特定行为发生地的。
7.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是指税法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的一种免除规定,它包括减免税、税收抵免等多种形式。税收优惠按照优惠目的通常可以分为照顾性和鼓励性两种;按照优惠范围可以分为区域性和产业性两种。
8.税务争议。税务争议是指税务机关与税务管理相对人之间因确认或实施税收法律关系而产生的纠纷。
9.税收法律责任。税收法律责任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因违反税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2024-10-23 10:09
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包括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效的法律规则。请注意,不同法律体系或不同法律规则中,这些要素的具体表述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精神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