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职补偿金制度,是我国为维护劳动者其合法权益而提供的一种救济措施。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其他司法解释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有上限,一是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本人工资,高于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计算,二是最多支付年限12年。该制度的规定,有利于为劳动者提供救济权益的渠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2-10-13 13:44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劝退,除了工资之外,是否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或者赔偿,分以下四种情况。
一,经用人单位劝说,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用人单位合法解除,不需支付经济补信金;
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的情形,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
四、用人单位违法解除,需按补信金标准二倍支付赔偿金。
2022-08-10 16:38
员工被迫离职和被公司辞退是有经济补偿金。
被迫离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及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法情形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自动离职,这种情况下包括上述第一种情况出现但劳动者未以上述公司违法情形而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关系,而是以其他原因要求辞职,都无法得到经济补偿。因此,一旦要离职,就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公司主动辞退员工。一般而言,这种情况在目前的实践中越来越少出现,因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单位对于主动辞退员工越来越谨慎。当然,并未所谓单位主动辞退都必须向员工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标准赔偿金。
2022-08-11 11:37
员工被迫离职和被公司辞退是有经济补偿金。
被迫离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及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法情形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自动离职,这种情况下包括上述第一种情况出现但劳动者未以上述公司违法情形而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关系,而是以其他原因要求辞职,都无法得到经济补偿。因此,一旦要离职,就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公司主动辞退员工。一般而言,这种情况在目前的实践中越来越少出现,因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单位对于主动辞退员工越来越谨慎。当然,并未所谓单位主动辞退都必须向员工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标准赔偿金。
2024-05-15 16:07
在自主选择离职的情况下,通常是无法获得离职赔偿金的。
然而,如果员工是因为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或者由于自身原因而主动提出离岗的,那么他们并无权向雇主索取相应的经济补偿。
但需要注意的是,倘若出现诸如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未能按照约定时间和金额对员工进行薪酬支付等情况,这被视为雇主存在一定程度过错的行为,因此,对于这些情况下遭受强制性离开的员工,他们有权向雇主争取经济补偿。
2022-09-20 14:56
员工自动辞职没有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种主动辞职的情况,用人单位是不用赔偿经济补偿金的。
自动辞职不一定没有补偿金的。如果是单位存在下列情况,还是应当支付补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七)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