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案件立案后什么时候结束是没有明确规定的。
涉嫌盗窃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公安机关会一直追查下去,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没有破获案件是不会草率结案的。
盗窃案派出所的处罚有:
1、对于普通盗窃案件,数额较小,不构成犯罪的,派出所一般会对行为人处以治安处罚;
2、若数额较大则构成盗窃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盗窃罪的犯罪的构成有: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窃取,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盗窃案派出所的处罚有:
1、对于普通盗窃案件,数额较小,不构成犯罪的,派出所一般会对行为人处以治安处罚;
2、若数额较大则构成盗窃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构成盗窃罪的处罚标准有:
1、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024-05-29 14:41
派出所在立案后会立刻通知当事人。
一般而言,当事人报案会有以下流程:派出所在收到报案后会填写《接受案件回执单》并立刻送给报案人和相关机关。然后在24小时内填写《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并审查案件是否达到立案标准。达到立案标准的,立案后会及时通知报案人,不够立案标准的,会在三天内将不予立案通知书送给报案人。
2025-04-09 16:39
诈骗达到立案标准的派出所能立案。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2-09-29 09:12
派出所立案后不存在失效问题,只存在追诉时效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而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022-10-17 10:49
“派出所报案之后,一般会在三日内予以立案,如果该案件涉嫌犯罪线索需要进行查证的,会在七日内立案;如果该案件属于重大疑难案件的,经批准三十日内立案,不论是否立案公安机关都会通知控告人。一般情况下,在七天以内决定是否立案。公安机关接到犯罪线索,需先审查,再决定是否立案。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不同,有不同的规定。
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
对于群众上门报案的,应当当场进行接报案登记,当场接受证据材料,当场出具接报案回执并告知查询案件进展情况的方式和途径。
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2024-11-11 10:12
在接受报案后,公安局将会着手开展对举报人的详细口供采集以及信息资料的了解工作。
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他们还将集中力量收集相关证据并展开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最终,他们将确定犯罪嫌疑人和可能参与涉案活动的人员名单,并对这些人员采取传唤和询问等必要手段来获取更多的线索和情报。
如遇罪犯拒绝合作、顽固抵抗的情况,公安部门有权对其采取拘留或严密审讯措施,以确保最终获得充分的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