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有权利拒绝征收土地。征收土地存在征询意见的程序,根据群众意见修改相关方案进行公告,以此落实征地补偿与安置资金、实施补偿安置方案。对于合法的征地行为,农民没有同意但已履行法定征收程序的,可以进行征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
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2024-06-29 14:11
农民有权利拒绝征收土地。征收土地存在征询意见的程序,根据群众意见修改相关方案进行公告,以此落实征地补偿与安置资金、实施补偿安置方案。对于合法的征地行为,农民没有同意但已履行法定征收程序的,可以进行征收。
2024-09-11 10:34
依照我国法律及相关法规的规定,被征地农民享以下权利:
(1)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
维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不受违法行为的侵害;
(2)预征知情权: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政府应将予征收土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
(3)调查结果确认权:
预征土地现状调查须经被征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确认;
(4)申请预征听证权:
经农户申请,国土资源部门应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听证;
(5)参与报批权:
被征地农民知情、确认的有关材料为各级政府在征地报批时的必备材料;
(6)批复结果知情权:
土地征收批复文件下达后10日内,人民政府应将批复结果公告给征收土地的农民;
2024-09-26 10:15
1、土地补偿费,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
2、青苗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3、附着物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它设施,因征地被毁损而向该所在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2021-03-09 15:50
农民进城后土地权利不丧失。村组织是无权收回农民承包的土地的,土地的经营权依旧属于农民,他可以选择其他形式让土地不撂荒,自己出外打工。村组织不得以农民进城务工为由收回承包地,农民外出务工期间,所承包土地无力耕种的,可委托他人代耕或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但不得撂荒。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土地流转收益。
2024-06-26 10:27
土地征收对农民的影响有:
(一)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转变乡村居民生活方式,调整消费结构;
(二)对农民身体健康的影响:强化政府的健康投资,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三)对农民就业的影响:就业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