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包人员与使用劳动力的单位是派遣关系,与劳务公司才是劳动关系。
2、派遣公司应该要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如果没有,员工受伤后根据实际情况,派遣公司需要负担其医药费与赔偿金,用人单位根据过错与否,承担连带责任。
3、如果有缴纳工伤保险,派遣公司或者员工本身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与工伤赔偿金。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2024-09-06 15:30
1、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2、一般说来,协商是首选解决方式。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是否构成工伤,以及工伤待遇如何结付发生争议时,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谈判、磋商,从而达成共识解决争议。协商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协商所达成的协议一般都能自动履行。
2025-03-22 16:22
1、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先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认定了劳动关系后再申请认定为工伤,包括认定后可能发生的诉讼;
3、做劳动技能鉴定(不是司法鉴定)评定伤残等级;
4、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劳动争议仲裁,主张工伤赔偿。
2024-06-18 14:48
1、就人身损害赔偿提起诉诉。
2、按照法律规定,只有属于工伤事故范围的职工,才能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损害赔偿请求。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如果受伤的当事人的身份仍是学生而不是职工,那么其在实习期间因工作造成的人身伤害,无法认定为工伤。可以就人身损害赔偿提起诉诉。
2024-07-09 09:54
1、双方协商解决。
2、调解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自愿申请调解委员会调解。
3、仲裁解决。可自发生劳动争议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4、诉讼解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书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8-15 09:29
1、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先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认定了劳动关系后再申请认定为工伤,包括认定后可能发生的诉讼;
3、做劳动技能鉴定(不是司法鉴定)评定伤残等级;
4、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劳动争议仲裁,主张工伤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