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一般不构成犯罪。
诈骗罪最基本的一个构成要件就是主观上存在欺骗的故意,如果对诈骗不知情,也就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所以很难构成犯罪。
但知情与否,不以其个人口述,而是以正常成年人的生活常识判断,由公安机关侦查后确定。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2022-08-09 16:26
2022-08-25 13:33
2024-05-14 11:30
由于诈骗罪在主观罪过方面需具备故意心态,倘若能提供充足证据表明指控方实属不知情,便不能将其归入诈骗罪范畴进行定罪量刑。另外,若欲以诈骗罪名定罪,还须同时满足诸多其他前提条件,如涉案人员具备相关的法律主体资质等。
2024-11-12 09:06
公司诈骗员工不知情的,一般不会被判刑。对于公司实施诈骗,数额较大的,由于单位不是诈骗罪的主体,因此将由对公司诈骗行为相关的直接责任人员承担诈骗罪相应的刑事责任;对此不知情的员工一般是不会参与到公司诈骗行为当中的,即使参与也不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不构成诈骗罪共犯,因此一般不会被判刑。
2022-08-20 15:16
通常情况下签字即生效。但是具体要看签订的合同条款,如果不存在法定可以反悔的情形,也可以反悔,但是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不存在欺诈、胁迫或显失公平的,不能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