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死刑对于保卫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2025-04-07 16:48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
死刑的适用条件:
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即所犯罪行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特别严重和情节特别恶劣的。
2、死刑案件判决后,必须经过复核程序核准。
2023-12-01 11:44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更改姓名的理由有(一)因血亲关系在父姓和母姓之间变更的;(二)因收养关系变更姓氏的;(三)因父母离婚或者再婚未成年子女变更姓氏的;(四)公安机关认定确需变更姓氏的其他特殊情形。因此,离婚孩子改姓最好理由就是离婚证明。给孩子改姓改姓,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前夫或前妻同意,并出具书面同意证明材料;前夫或前妻到现场签字。如果孩子满10岁,还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2024-04-18 10:48
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回避理由共有: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以及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2024-12-25 10:23
申请撤销处分理由为:受到处分后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有明显的改正表现。处分,指处理、安排,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决定。
撤销处分是对错案的纠正,对原处分决定宣布无效,撤销处分的条件是无违纪事实存在,或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所依据的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或者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2025-01-08 10:31
死刑与死缓的区别是如下:
1、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罪犯,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一律处死。
2、死缓是指行为人应当判处死刑,但情况又没有严重到必须立即执行死刑,于是判决应处行为人以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
死缓期间若符合相应条件,后果可能有:执行死刑;减为无期徒刑;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限制减刑;重新计算死缓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