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劳动合同乃是规范雇佣关系和规定双方合法权益义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文本。
对于约定的内容而言,各方须严格遵循并履行强制性劳动法律条款,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受到全面且有效的保护。
苛刻来说,如工资支付、工作时长以及休息休假的权利义务等方面都应当被纳入劳动合同的约定范畴之内。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确保劳动合同明确规定了在合同期内雇主所必须承担的各种责任及义务。
譬如说,雇主需要承诺为员工提供必需的劳动防护措施,确保其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免受可能的威胁和侵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二条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2022-08-19 15:03
劳动合同法关于调岗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如果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也就是说如果需要调岗的话,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订立书面合同。因此,这就对企业变更劳动合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与员工协商一致,否则变更无效。
2022-08-10 14:03
1、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请长病假的职工,在病假期间与原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4、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6、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7、企业富余职工、请长假人员、请长病假人员、外借人员和带薪上学人员,其社会保险费仍按规定由原单位和个人继续缴纳,缴纳保险费期间计算为缴费年限。
2025-02-24 17:23
劳动法关于加班的规定有:
1、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2、特殊情况的并能保证劳动者健康的,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
3、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如下:
1、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2、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3、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2024-12-21 09:27
劳动合同中关于工资的规定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合同中约定清楚工资的数额、工资的组成和支付方式、支付期限。且双方约定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2022-09-28 11:21
依现行劳动相关法律,劳动者完全有权利拒绝极端天气工作。职工确因恶劣天气影响不能按时到岗到位的,造成误工的,用人单位不得作迟到、缺勤处理,不得扣减工资福利,不得以法定假日、休息日补偿,不得因此对误工者给予纪律处分或解除劳动关系等。 用人单位因极端严寒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工资支付参照国家和省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确定。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据相关法律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