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控制点包含:方法的控制、施工机械设备选用的质量控制、环境因素的控制。
方法控制,包含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一条 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竣工条件。
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2024-05-29 11:39
1、方法的控制,包含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
2、施工机械设备选用的质量控制,在项目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型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进行机械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评审。
3、环境因素的控制。
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2022-08-10 15:40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多项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对其承包的建设工程或采购的设备的质量负责;实行总分包的工程,分包单位应按照分包合同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组织施工。未经设计单位同意,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在施工中,施工单位不得偷工减料,不使用不符合设计和强制性技术标准要求的产品,不使用未经检验和试验或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产品。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施工单位对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建设工程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应当负责返修。
2025-02-22 09:23
施工质量检查的一般内容包括:
1、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2、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3、隐蔽工程检查。凡是隐蔽工程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
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
5、成品保护检查。
6、现场巡视检查。
2025-04-18 10:36
可以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如下:
1、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部位,应停止施工,然后向有关部门报告;
2、全面调查,包括现场、设计等;
3、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原因;
4、根据问题原因,制定事故处理方案,必须有详细的处理方法;
5、根据制定的计划处理事故。
以最快、最安全、最可靠的方式处理。
2022-08-09 17:07
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有:
1、内部会计控制体系;2、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3、账务处理程序制度;4、内部牵制制度;5、稽核制度;6、原始记录管理制度;7、定额管理制度;8、计量验收制度;9、财产保护制度;10、预算控制制度;11、财务收支审批制度;12、成本核算制度;13、财务会计分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