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通常在45个自然日内完成,如其中一方可提出上诉,则需更进一步延长等待时间。
具体而言,法律明文规定对于劳动仲裁案件的审理,必须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正式受理仲裁申请之日算起,在45个营业日内结案。
若案情复杂需延长时间,则须得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主任批准,并以书面形式告知有关当事人,同时,延期期限不得超过15个自然日。
若逾期未能做出裁决,当事人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该劳动争议事项将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
换言之,倘若用人单位接受并执行劳动仲裁决定,通常情况下,只要在45个自然日内,劳动者便可收到应支付的款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2022-09-21 16:25
劳动仲裁作出裁决后一般15天内拿到工资。
具体看对方的经济状况。裁决下达后15天内双方都没有起诉的,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022-09-22 16:20
劳动仲裁作出裁决后一般15天内拿到工资,具体看对方的经济状况。裁决下达后15天内双方都没有起诉的,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022-09-28 11:22
劳动仲裁作出裁决后一般可以在15天内拿到工资,具体情况要看对方的经济状况。裁决下达后15天内如果双方都没有起诉的,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2022-10-15 17:26
劳动仲裁作出裁决后一般15天内拿到工资,具体看对方的经济状况。裁决下达后15天内双方都没有起诉的,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022-08-10 09:13
什么时候能拿到钱,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劳动纠纷不能私下解决,需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一般四十五个工作日内审结,最多六十日。六十天的法定裁决期限后,若双方当事人都没有在十五天的上诉期内向法院提起上诉,劳动仲裁的裁决才会正式生效。若生效过后对方当事人没有按时合法执行劳动裁决(即没有按照裁决发工资),当事人可以就劳动裁决的内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的执行速度和对方当事人的支付工资能力都影响着取得工资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