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安全法》不是一概而论,而是根据具体的违反情况来评定是否采取行政措施。
2、或是罚款,或是责令整改,或是判刑。存在用户传播暴力恐怖、虚假信息、淫秽色情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信息问题依法展开立案调查。
3、平台用户发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禁止发布的信息未尽到管理义务,其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作出最高罚款的处罚决定。同时,要求针对违法问题进行深入整改,切实履行平台管理的主体责任,规范微信公众信息服务,对发布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公众账号坚决依法处置。
法律依据
《网络安全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 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2024-07-04 10:43
1、《网络安全法》不是一概而论,而是根据具体的违反情况来评定是否采取行政措施。
2、或是罚款,或是责令整改,或是判刑。存在用户传播暴力恐怖、虚假信息、淫秽色情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信息问题依法展开立案调查。
3、平台用户发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禁止发布的信息未尽到管理义务,其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作出最高罚款的处罚决定。同时,要求针对违法问题进行深入整改,切实履行平台管理的主体责任,规范微信公众信息服务,对发布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公众账号坚决依法处置。
2024-10-12 14:11
1、《网络安全法》不是一概而论,而是根据具体的违反情况来评定是否采取行政措施。
2、或是罚款,或是责令整改,或是判刑。存在用户传播暴力恐怖、虚假信息、淫秽色情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信息问题依法展开立案调查。
3、平台用户发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禁止发布的信息未尽到管理义务,其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作出最高罚款的处罚决定。同时,要求针对违法问题进行深入整改,切实履行平台管理的主体责任,规范微信公众信息服务,对发布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公众账号坚决依法处置。
2022-08-10 09:18
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一)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二)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三)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四)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2024-10-25 09:0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部法律规范中,其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了维护互联网虚拟空间主体权益的重要性、将保障网络安全与推动社会信息化建设相协调的高度重视以及倡导各方通力协作采取联合管理的策略三个方面。
具体来说,对于主权原则,网络安全法强调国家作为各项网络内容独立自治的权力以及自主处理体系的建设;而针对信息化和监管并重这一原则,该法规强调了在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管理机制以确保相关技术应用合理、合法、安全地进行;
至于合作治理原则,它要求各利益方通过协作来有效治理互联网问题,同时促进互利共赢的网络空间环境的形成。
2022-10-30 13:57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一)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二)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三)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四)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