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做证人的条件
1、精神、生理有缺陷或者年幼的人不能做证人。
2、共同犯罪案件的同案被告人不能互为证人。
3、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不能在自己承办的案件中作证人。
4、事被告人的辩护人、民事案件代理人也不能作本案的证人。
作为证人的特征:
1、证人必须了解案件情况。知道案件情况是证人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成为证人的必备条件。证人对案件事实的了解,是在案件事实的发生过程中或发生之后形成的,在诉讼中,证人把在此之前形成的记忆通过语言文字再现出来,成为证人证言。
2、证人作证的义务性。出庭作证是证人的义务,对于证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证言,除非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得以拒绝。
3、强制性。证人在作证时应当如实提供证言,如果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
如果证人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必然引起证人作证特别是出庭作证率下降,而证人作证率下降,必然使大量的案件流产,庭审书面化、形式化,最终不利于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破坏了社会秩序和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我国法律对证人的保护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
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2022-08-19 09:07
不能协议离婚的情况有:
(1)有一方不同意离婚的;
(2)未能达成离婚协议的;
(3)一方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4)当事人没有办理结婚登记;
(5)双方不是中国内地登记的结婚。
2022-08-19 15:56
不能进行协议离婚的情况有:
1、双方不能就离婚事项协商达成一致;
2、婚姻一方当事人死亡、失踪、下落不明;
3、一方当事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0-09-24 14:42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以下人员不能为保证人:
(一)与本案有牵连的人;
(二)没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的人;
(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四)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人;
(五)没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的人。
2022-09-13 13:38
2022-08-19 09:29
提起离婚诉讼不能离婚的情况: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