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手册不是必须要办。
大部分地区已经停止。劳动合同由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在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不需要再去人社局备案,也不需要办劳动手册。生效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手册的含义
劳动手册是一种企业或单位为了规范员工行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而制定的文件。然而,在中国法律中,并没有规定企业必须制定劳动手册,因此,劳动手册可以不用。
尽管劳动手册不是必需的,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制定劳动手册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劳动手册可以明确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有助于员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文化和运作方式,从而更好地融入企业。其次,劳动手册可以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员工更好地遵守企业的规定,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最后,劳动手册可以作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书,有助于解决劳动纠纷,保障双方权益。
办理劳动手册需要材料如下:
1、本人身份证;
2、户口簿;
3、本人一寸证件照两张;
4、未继续升学的应历届生需凭毕业证书;
5、遇有特殊情况的,需提交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6、本人需填写个人基本情况表和劳动力登记表。
劳动手册的办理流程:
1.准备材料
劳动手册的办理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包括身份证、劳动里办理详流程居住证、手册绍劳户口本、细介项工作证明等。动手不同地区的办理具体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相关规定进行准备。和注
2.前往劳动局
准备好材料后,意事前往当地劳动局进行申请。劳动里办理详流程在劳动局,需要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等待审核。
3.审核
申请提交后,劳动局会对申请表和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给申请人颁发劳动手册。
4.领取
劳动手册颁发后,申请人需要前往劳动局领取。领取时需要提供身份证等证件进行确认。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2022-08-10 08:42
需要办理不动产证。不动产证的具体办理流程:初始登记;填写《房屋权登记申请表》;拿测绘图;在开发商处领取办证相关文件;交公共维修金、契税等费用;提交申请材料;规定时间内领取房屋产权证。领取房屋产权证时需要缴纳印花税和产权登记费、工本费。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预告登记】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的协议或者签订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九十日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2022-08-08 15:37
2022-09-27 14:36
出生证一般是在出院之前就要办理,最迟在出生后30天内办理。出生证明的用途:1、证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出生人口出生时的健康及自然状况;2、证明出生人口的血亲关系;3、作为新生儿获得国籍的医学依据;4、作为户籍登记机关进行出生人口登记的医学依据;5、作为新生儿依法获得保健服务的凭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和从事家庭接生的人员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出具统一制发的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有产妇和婴儿死亡以及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的,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022-08-29 11:03
现在都需要了,如果是租赁房屋的话;也可以进入微信申办居住证流程,填写到上传居住证明凭证照这一步骤时,应当根据本人实际的居住类型,提交相应的居住证明:①居住在本人所有权房屋的,提交房屋所有权证或者购房合同。②居住在非租赁的他人房屋的,提交房主身份证件、房主同意居住说明和房屋所有权证或购房合同。③居住在租赁房屋的,提交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和住房租赁合同。④居住在用人单位集体宿舍的,提交用人单位居住证明和劳动合同。⑤居住在就读学校集体宿舍的,提交就读学校的居住证明和学习证明。
2022-09-26 17:14
没劳动手册是可以入职的。
劳动手册属于用人单位的规章管理制度,由用人单位制定,但其制定、发布需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