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一次性赔偿,如果败诉方拿不出,胜诉方可以请求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成功后法院会在六个月内对败诉方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以赔偿胜诉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 第一条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 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2024-05-16 11:48
对于原告拿不出证据的情形,其人民法院是可能判处被告无罪的,原告败诉。
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2023-04-06 15:05
起诉离婚法院不一定能一次性判离。法院判决离婚的重要依据是夫妻双方的感情彻底破裂,并且经过法院调解,夫妻关系也不能恢复。如果符合上述情况就判决离婚,否则判决不准离婚。诉讼离婚的次数跟法院判决离婚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2022-08-10 14:13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后,人民法院作出宣判的,会在规定的期限内出具判决书。开庭后迟迟不出判决书的原因可能是案件中止审理,或者现在审理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022-09-03 08:53
具体什么时候能拿到钱,要看法院的执行力度以及被执行人是否有财产。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
如果基层法院执行不作为,可以半年后申请提级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
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2025-03-30 15:45
开庭三个月还不出判决书,可以先跟主办该案件的法官进行联系,询问下案件的进展,若是因为法官个人原因导致的,可以进行相应的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