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所规定的,是当事人可以约定试用期,而不是必须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也不是自动存在于劳动合同之中。是否需要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法律不加以规定,只能由当事人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约定,不能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设立。换言之,未经协商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形成合意的,不能认定存在试用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2022-08-12 10:31
合同当事人不可以约定任意解除权。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拘束力,当事人不能任意地进行变更或者解除。要符合法定的、或者约定的合法且合理的条件,才能解除。
2022-10-13 14:18
试用期不是一定要约定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不约定试用期而直接签订不含试用期的劳动合同。但若是劳动合同中只含有试用期,该约定不成立,该劳动合同将被认定为没有约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
此外,试用期的期限也不是无限的,具体来说,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2-08-12 10:23
当事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当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狭义的当事人专指原告和被告。 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要看具体情况,一般情况只有原告是必须参加诉讼,而被告和第三人可以不参加,可以进行缺席审判。但是部分特别的案子中,如离婚案子等,被告也是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
民事诉讼当事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2.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当事人必须是发生民事争议的一方,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3.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当事人进行诉讼,是要人民法院对他们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作出裁判。
2024-05-18 10:47
试用期的约定是需要符合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4-12-30 10:03
劳务关系可以约定试用期。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而劳动合同符合一定的条件的,也可以约定试用期,例如劳动合同的期限在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最多约定为一个月;在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最多约定为二个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