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员工选择以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即针对公司展开诉讼,则在性质上,该事件无疑会被纳入到劳动争议范畴内。
为了确保相关纠纷妥善处理且遵循必要的诉讼程序,对于此类案件,我们严格按照劳动仲裁这种前置性规定执行。
具体来说,只有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才可进一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发生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能作出决定的情况,又或是仲裁庭无法如期就仲裁做出裁决的事由,以及当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结果表示不满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3-04-24 11:11
信用卡欠款的起诉流程是,先书写起诉状和起诉状副本,然后依法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再向法院提起诉讼,最后由法院审查是否符合起诉条件,是否予以受理。
2024-06-19 15:38
当事人提出起诉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起诉人、自诉人是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
起诉人、自诉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提交营业执照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提供组织机构代码的,应当提供组织机构被注销的情况说明;
(二)委托起诉或者代为告诉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代为告诉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三)具体明确的足以使被告或者被告人与他人相区别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
(四)起诉状原本和与被告或者被告人及其他当事人人数相符的副本;
(五)与诉请相关的证据或者证明材料。
2022-09-06 09:59
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通过审判予以司法保护的行为。如何提起民事诉讼呢?
提起民事诉讼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提起民事诉讼要做好以下准备事项:
(1)原告要具有合法资格,即原告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原告必须是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自己与他人发生争议而起诉。
(2)要有明确的具体被告,必须能够明确指出何人为对方当事人。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起诉的案件,应当是人民法院能够通过行使审判权予以解决的事项。
2020-11-26 16:22
根据《刑法》,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4-08-20 15:03
如果借款期限届满,债务人仍未偿还借款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借钱不还起诉程序如下:原告写好起诉书,清楚地写下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列出诉讼请求,写清案件事实和理由;原告将起诉书和有关的证据材料提交到法院,由法院立案受理,法院会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法院会向债务人送达应诉材料并择期开庭审理;法院开庭审理;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在判决生效后,债务人仍然不履行还款义务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债务人的有关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