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当庭作出的证言与其庭前证言矛盾,证人能够作出合理解释,并有相关证据印证的,应当采信其庭审证言;不能作出合理解释,而其庭前证言有相关证据印证的,可以采信其庭前证言。若证人在刑事案件中前后证词不一,影响案件判决结果的,可能涉嫌伪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8-23 15:22
打架如果构成刑事犯罪,不能积极赔偿受害者,无法获得减刑,而且对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这是没有期限的,继续不履行会有延迟履行金。《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2022-08-23 16:22
2022-11-19 15:46
到检察院可以改口供的,但是应当有充分依据,惩罚犯罪是以事实为根据,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在法庭调查终结前是可以对不实的供述进行补充和变更的。如果在公安局和在检察院的口供不一样,一般来说检察院会根据自己录的口供来进行起诉,公安机关的口供就不再作为证据提交。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2025-02-26 16:25
如果改口供之后对破案有帮助的,不要承担责任,如果是虚构事实,不利于破案、定罪,那么就是违法的,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甚至涉嫌犯罪的。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12-17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