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取保候审是需要交纳保证金的,保证金的起点为一千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选择人保或者财保。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2025-03-05 13:49
1、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数额由办案机关决定,最低不低于一千。
2、取保候审交的费用最少不的少于1000元,具体缴纳的标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案情的情况来决定交纳的标准,一般取保候审的期限最多为一年,到期后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相关的规定就会如数退还。
2021-02-27 09:48
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 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决定机关应当以保证被取保候审人不逃避、不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为原则,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
另外,根据公安部关于保释金的规定,对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者其他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可以按涉案数额或者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收取保释金的数额标准;对其他刑事犯罪,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可以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所以,取保候审的保释金是有上限的。
2024-05-24 14:38
取保候审的钱,在取保候审期限结束的时候退回来。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被取保候审人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需要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其实取保候审并不一定要缴纳保证金。如果是采用保证金的方式,那么取保候审要交纳保证金。如果以提供保证人的方式,则不用交纳保证金。
2022-09-15 13:42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释金的数额如下:
1、采取保释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释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2、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释金的数额。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应当根据不同类型案件的性质、社会危害性,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本地区收取保释金的数额标准,以及需经地、市以上公安机关审批的数额标准。
实践中,保释金需要根据具体情节具体分析,通常情况下起点为1000元,未成年人为500元。同时充分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害性、案件情节、性质等等,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最终确定保释金的数额。
2024-12-25 09:20
在刑事诉讼法中,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概念是指,当由公安机关针对符合相应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作出是否实行取保候审的决定时,假如犯罪嫌疑人承诺愿意通过缴纳一定数额的现金来保证他们不会干扰或逃避刑事诉讼活动,那么公安机关就会发出命令,强制要求犯罪嫌疑人缴纳取保候审保证金。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取保候审保证金的初始额度设定在人民币1000元,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来说,则为500元。
然而,关于保证金的最高限额,虽然法律和法规没有作出确切规定,只是概括性地指出应结合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需求、被取保候审人所带来的社会安全风险、案件的具体性质与情节程度、可能予以判处的刑罚轻重以及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谨慎选定保证金的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区的规范性文件对收取保证金的具体程序和审批权限还有特别规定,对此应当严格遵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