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劳动局不管可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劳动纠纷的解决途径有:
1、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5、按上述途径索取工资的同时,要求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你加付赔偿金。
劳动纠纷的起诉流程有: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2022-09-28 11:19
到当地政府或监察局投诉,对劳动局不作为的行为可以申请起诉维权。 劳动局包括劳动分局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劳动分局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劳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市制定的劳动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10-17 10:58
劳动局不管事,可以进行投诉,具体的投诉流程为:
(一)从劳动部门的官网投诉入口进行投诉;
(二)直接拨打相关劳动部门的投诉电话,或者拨打市民热线进行投诉;
(三)携带相关材料,到用人单位主体管辖范围内的劳动部门窗口,进行投诉,交由相关人员受理,并出具受理回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4-09-18 14:28
劳动局投诉流程:
(一)从劳动部门的官网投诉入口进行投诉;
(二)直接拨打相关劳动部门的投诉电话,或者拨打市民热线进行投诉;
(三)携带相关材料到用人单位主体管辖范围内的劳动部门窗口进行投诉,交由相关人员受理,并出具受理回执。
2022-09-16 10:53
12345不是万能电话,不过生活中存在一些比12345更有效的投诉电话,能够直接解决市民的问题。
如12320,卫生局:医疗机构投诉,医患纠纷,假药投诉举报;12358,发改委:价格投诉;12365,质监局:质量投诉;12333,劳动局:劳务、劳资纠纷投诉,不付工钱,不保障劳工权益等。
2022-10-13 14:15
劳动监察大队不作为,劳动者可以向上级劳动部门投诉,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维权,都要有证据证明劳动监察大队不作为,如果发生劳动纠纷,劳动监察大队解调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比投诉劳动监察大队更实际。官员不作为上纪委监察投诉。
如果行政不作为的成立是否需要由相对方的请求为条件,也就是说,是否只有在相对方请求,而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义务时,才构成行政不作为;当行政相对方未请求时,行政主体的不作为可否视为行政不作为。从理论上说,行政主体的职责既然是法定的,行政主体就应严格依法履行,而不应以相对方是否申请为条件;然而在实践中,行政主体职责的履行往往指向特定相对方权益的保护,存在着相对方未请求行政主体也知悉的可能,此时,相对方是否提出申请,不影响行政主体对相对方法定义务的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五十四条 除本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