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开除员工是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开除: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09-19 08:39
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协议解除合同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合同;法定解除合同是出现法定解除事由就有权请求解除合同。合同终止是指出现合同终止情形时,合同终止。
2022-08-11 13:54
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协议解除合同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合同;法定解除合同是出现法定解除事由就有权请求解除合同。合同终止是指出现合同终止情形时,合同终止。
2022-12-02 15:15
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协议解除合同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合同;法定解除合同是出现法定解除事由就有权请求解除合同。合同终止是指出现合同终止情形时,合同终止。
2022-09-19 15:40
终止合同,即合同终止;解除合同,即合同解除,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1、效力不同
合同的解除即能向过去发生效力,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消灭,发生恢复原状的效力,也能向将来发生效力,即不发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而合同的终止只是使合同关系消灭,向将来发生效力,不产生恢复原状的效力。
2、适用的范围不同
合同解除通常被视为对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是对违约方的制裁。因此,合同的解除一般仅适用于违约场合。合同的终止虽然也适用于一方违约的情形,但主要是适用于非违约的情形,如合同因履行、双方协商一致、抵销、混同等终止。由此可见,合同终止的适用范围要比合同解除的适用范围广。
3、法律后果不同
合同终止只是使合同关系向将来消灭,并不溯及既往,因此不产生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而合同解除可使合同关系溯及的消灭,从而产生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
2023-05-30 10:22
无法履行的合同一般是通过解除而终止。对于无法履行不能实现目的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进行解除。合同解除必然导致合同终止,解除是终止的一种形式,合同解除一般仅适用于违约场合,合同主要适用于非违约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