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诈骗行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三千元以上,公安机关应当立案处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2-08-19 11:21
金融诈骗罪立案的标准为:罪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2-10-08 17:23
诈骗罪一般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金额五千元到两万元以上;
(2)直接负责的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进行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诈骗金额在五万元到二十万元以上。
2022-10-30 10:39
诈骗罪一般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金额五千元到两万元以上;
(2)直接负责的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进行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诈骗金额在五万元到二十万元以上。
2022-08-12 17:24
刑法中,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立案标准为个人诈骗数额在2000元以上,单位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5-01-25 15:00
有关诈骗案,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区分成一般诈骗和电信网络诈骗两种情况。
两者在立案要求上略有不同。
若发生电信网络诈骗,警方有权进行立案调查,这是基于以下判断标准:
1)犯罪分子向至少5000名受害者发送诈骗短信;2)打过500次以上的诈骗电话;3)超过5000人看到其在互联网上发布的诈骗信息;或是,尽管没有这些数量上的要求,但通过电话、邮件或网络途径从他人处骗取超3000元的财物,也属可疑行为并应受到调查。
对于一般诈骗案,立案标准比较简单,只需要判断被害方受骗金额是否超过3000元至10000元。
当然,具体的规定还需根据不同地区和各级法院、检察院遵照各自权限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