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认定工伤是不能够申请赔偿的,当事人想要获得工伤赔偿,必须要先申请工伤的认定,认定完工伤之后,当事人还是要到有关机构去申请劳动能力的鉴定。
2、因为当事人受到了工伤之后,很有可能会丧失劳动能力,这时候通过劳动能力的鉴定,就可以根据最终的结果来要求赔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024-04-29 14:39
未进行工伤认定可以要求民事赔偿责任。职工遭受工伤事故后非因自身原因未进行工伤认定,赔偿权利人请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应予支持。一般工伤认定是用人单位进行申请的。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025-03-20 17:34
只要认定为工伤,即使受伤轻微,工伤保险也是要赔偿的,劳动者也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024-05-07 11:29
没工伤认定也是可以进行工伤赔偿的,有工伤认定决定书,只能证明受伤害属于工伤,只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和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因此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不履行的,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如果存在伤残,工伤职工还需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2024-05-29 11:35
可以认定为工伤,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如果单位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也是应当认定为工伤,上下班途中的本意主要是指职工从居住住所到工作地之间的路途,是属于为了开展工作不可避免的过程,因为属于认定工伤的范围。
2025-04-23 16:38
如果是在上班路上自己走路摔伤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如果是在上班时间内在工伤场所内由于单位存在安全隐患而摔伤的,则应当认定为工伤;
如果单位并不存在安全隐患,是由于劳动者自身原因摔伤的,则不能认定为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