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公民个人在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上所享有的建造房屋以使用居住的一种物权并非是所有权。
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
对失去宅基地的村民,应当重新分配宅基地。
已经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者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九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2024-08-09 11:29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使用年限分别是40年、50年、70年。法律规定,商业、文体、娱乐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工业用地、公益事业性、其他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住宅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
2022-08-31 14:22
城镇住宅用地即在城镇的住宅使用的土地。拥有商品房土地使用证,则说明该房产非小产权房。
城镇住宅用地分两类:
1、城镇单一住宅用地。城镇居民的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用地。
2、城镇混合住宅用地。城镇居民以居住为主的住宅与工业或商业等混合用地。
2022-09-01 11:17
传统的意义上的住宅用地,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住宅建筑的基底占地以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第二层意义是供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房基地(有独立院落的包括院落)。国家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开发商开发土地修建房屋也是有偿使用土地的,而开发商要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有两种,划拨土地和出让土地。而出让土地指的是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把国家的土地使用权在一定的时间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并且土地使用者需要向国家支付该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的一种行为。
2022-11-23 14:44
城镇住宅用地即在城镇的住宅使用的土地。拥有商品房土地使用证,则说明该房产非小产权房。
城镇住宅用地分两类:
1、城镇单一住宅用地。城镇居民的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用地。
2、城镇混合住宅用地。城镇居民以居住为主的住宅与工业或商业等混合用地。
2024-05-28 11:47
1、搬迁费。征收住宅的,按套一次性搬迁费,由1000元调整为2000元;
2、临时安置费。按约定的过渡期限,每户每月由1300元调整为1500元;
3、装饰装修补偿费。简装修的,由30元/㎡调整为50元/㎡;精装修的,由60元/㎡调整为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