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违法乃违反行政法规之严重违法行径,其具体涵盖两方面内容:
(1)职责过错,即公职人员违纪违规行为;此种违法行为致使国家公共利益及公民个人合法权益受损,然而尚未达到构成渎职罪之严重程度。
(2)行政过失,即公民与法人未能遵循行政法规定而实施的违法事实。
比如驾驶员违反交通管制法律规定的行为即是实例。
部分学者坚持认为,基于种种实际情况考量,行政违法在此类状况下往往特指行政过失这一概念,建议将职务过错定义为纪律违法。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如无视红绿灯指示、违法性行为、超速驾驶等均属此类范畴。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二条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2022-08-09 15:42
行政违法行为有:
1、实质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
2、形式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形式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性要件;
3、内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在对其内部机构、人员及内部事务的管理中所发生的行政违法行为,包括内部实体违法和内部程序违法、行政编制和机构设置违法;
4、外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对外部事务进行管理时发生的违法行为;
5、作为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作为义务;
6、不作为行政违法。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
2024-01-18 20:04
行政违法的行为有下列三种类型:1.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政行为;2.民事违法。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3.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指违反刑法且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2024-05-13 14:10
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规的违法行为。包括两种情况:
(1)职务过错,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这类失职行为使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但还没达到渎职罪的程度。
(2)行政过错,即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如司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行政违法在许多情况下,专指行政过错,主张把职务过错称为纪律违法。身边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有闯红灯、嫖娼、超速等。
2022-08-10 09:17
行政违法行为有:
1、实质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
2、形式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形式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性要件;
3、内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在对其内部机构、人员及内部事务的管理中所发生的行政违法行为,包括内部实体违法和内部程序违法、行政编制和机构设置违法;
4、外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对外部事务进行管理时发生的违法行为;
5、作为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作为义务;
6、不作为行政违法。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
2022-08-09 15:38
行政违法行为有:
1、实质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
2、形式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形式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性要件;
3、内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在对其内部机构、人员及内部事务的管理中所发生的行政违法行为,包括内部实体违法和内部程序违法、行政编制和机构设置违法;
4、外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对外部事务进行管理时发生的违法行为;
5、作为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作为义务;
6、不作为行政违法。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