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可以由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也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12-29 11:04
用人单位与员工发生劳动纠纷有下列解决途径:
1、协商。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
发生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解决。
3、仲裁。
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县(区)市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
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9-22 11:00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后,可通过下列程序解决:
(1)双方协商解决。
(2)调解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也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调解。
(3)仲裁解决。双方不愿或无法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解决的,可自发生劳动争议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4)诉讼解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书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基层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还可以向当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诉的判决结果为终审判决,即时发生法律效力。
2025-04-09 17:59
用人单位与员工发生劳动纠纷有下列解决途径:
1.协商。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
发生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解决。
3.仲裁。
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县
(区)市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
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10-23 10:10
劳动仲裁开庭但是用人单位缺席的,如果被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在收到通知无故不到庭的,视同放弃辩护权利,仲裁委员会可以缺席裁决并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023-06-21 11:47
与用人单位的纠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处理:与用人单位协商;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