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向员工收取保证金不合理更不合法。我国法律明确禁止单位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如果单位违法向劳动者收取了保证金的,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单位退还给劳动者,并且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如果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八十四条 【扣押劳动者身份等证件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2024-08-30 13:52
公司向职工收取保证金不合理更不合法。我国法律明确禁止单位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如果单位违法向劳动者收取了保证金的,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单位退还给劳动者,并且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如果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4-03-31 15:08
租车抵押给担保公司是不合法的。租车人对车辆不享有所有权,因此,租车人对租赁车辆只有使用权,但是没有抵押等处分权,否则,属于侵权,应承担侵权责任。在租车人到期不归还车辆,要负责赔偿出租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失。
2025-03-06 14:07
收员工责任保证金不合法。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2-11-18 08:46
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决定机关应当以保证被取保候审人不逃避、不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为原则,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
取保候审保证金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统一收取和管理。没收保证金的决定、退还保证金的决定、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等,应当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作出。
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应当在其指定的银行设立取保候审保证金专户,委托银行代为收取和保管保证金,并将指定银行的名称通知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决定机关作出取保候审收取保证金的决定后,应当及时将《取保候审决定书》送达被取保候审人和为其提供保证金的单位或者个人,责令其向执行机关指定的银行一次性交纳保证金。
2022-09-08 10:40
正常情况下,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包括案件的性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来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保证金的最低标准为1000元。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无论数额统一交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统一收取和管理。对于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者其他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可以按涉案数额或者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