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作出不立案的决定,是会通知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立案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2-09-02 17:08
不起诉决定后公安不会通知的。不起诉决定是检察院做出的,公安不是做出决定的部门,也不会通知当事人。不起诉决定是指,在查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具有法定其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时,所作的决定。实质上是检察院所作的一种终止诉讼的决定。检察机关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是检察机关的法定职责。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2025-04-29 10:08
帮信罪公安会通知取保。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在司法实践中,办理取保候审一般是需要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的,相关机关是不会主动采取的,并且要符合取保的条件和交纳规定的保证金,当事人的亲属要在第一时间认定,避免造成无法办理的情况。
2022-10-20 15:44
立案通知书一般不用短信通知,会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当然,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寄送立案通知有困难或者为预先告知立案的,公安机关可以以电话的方式进行通知。在刑事案件中,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并且案件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就可以予以立案了,立案后公安机关会制作立案通知书,然后通知相关报案人。如果收到用短信的方式告知的刑事立案通知书,切不要盲目相信,应尽快核实其真实性,以免受骗。
2024-12-30 10:30
公安移交案件到检察院,是会通知当事人的。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的,一般会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的,应当记录在案,随案移送,并在起诉意见书中写明有关情况。
2022-08-08 15:11
如果收到公安局通知不去接受询问,后果一般较为严重。
如果接到两次传唤通知都没有及时到达指定地点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的话,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带有强制性的拘传措施来配合其调查。如果是属于刑事传唤的话,犯罪嫌疑人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去的,那么司法机关此时可以依法对其进行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