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枪毙,即用步枪从死刑犯脑后打一枪,行刑时死刑犯采取跪姿,行刑人员用步枪从死刑犯脑后打一枪,如果一枪打偏了,再补一枪,直至犯人死亡;
2、注射,这是近来使用较多的死刑执行方法,行刑时犯人被绑在椅子上,由法医向犯人的手臂静脉注射药剂,犯人一般在几分钟内因心跳停止而死亡;
3、采用枪决、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事先层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四百二十五条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在指定的刑场或者羁押场所内执行。 采用枪决、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事先层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022-08-11 10:58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不一定会死。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2022-08-10 10:38
在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减刑,不会执行死刑。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2024-04-09 11:05
2种。
当前我国的死刑一般是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等发生重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如杀人,勒索绑架,抢劫,强奸,等危害国家刑法都有可能会执行死刑。
2022-09-13 09:52
量刑根据案件实际情况,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杀人罪,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法律中故意杀人有一种属于激愤杀人,不是事先预谋,因为琐事,一时情绪失控杀人。一般这种不会判死刑。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喝酒打死人的犯罪嫌疑人具体怎么样判刑,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不同是不一样,喝酒打死人的犯罪嫌疑人也有权请律师来给自己进行辩护。喝酒打死人后犯罪嫌疑人主动认识错误是否能够有挽回的机会。
2024-08-15 09:49
一般是不会执行死刑的。如果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则意味着,如果犯人在过去两年内没有犯下任何罪行,并且在监狱中的表现良好,则可以有机会转生,挽救一条生命。除了部分犯罪行为极其恶劣的犯罪分子外,将直接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