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法定程序,涉及到盗窃罪的案件通常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予以立案侦查。
若确有犯罪嫌疑行为者,公安机关在接收到关于该类犯罪的相关信息之后,正常情况下会在七个自然日内决定是否启动立案程序。
针对一些重大或者复杂的犯罪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构责任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适当延长至最长时限为三十日。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立案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3-05-08 16:33
诈骗立案后多久抓人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2022-09-09 15:10
立案后,有线索且也知道犯罪嫌疑人的具体位置,则可以立即抓捕。如果需要逮捕的必须向检察院申请,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2024-05-08 11:33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单位合同诈骗罪案正式立案之后,应确保在采取实际逮捕行动后的两个自然月内进行结案。
然而,考虑到实际案例中的诸多复杂因素,如案情的棘手性和调查所需时间的增加等,公安部门需审慎对待并在确信已掌握全部案件实情及充足的证据后方可宣告侦查工作的完成,故此,特定案件的结案时限有可能在法律的许可范围内进行适当延长。
2022-08-27 14:02
一般情况下,在七天以内决定是否立案。公安机关接到犯罪线索,需先审查,再决定是否立案。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不同,有不同的规定。
根据《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规定: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
对于群众上门报案的,应当当场进行接报案登记,当场接受证据材料,当场出具接报案回执并告知查询案件进展情况的方式和途径。
2022-08-26 09:53
派出所在接受受害人的报案或者人民群众的举报之后,往往就会出警到现场进行处理,然后会委托法医鉴定部门进行伤情鉴定,如果鉴定伤情为轻微伤,则案件属于治安案件,公安机关会在伤情鉴定后的几天之内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