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偷东西的金额达到一千元的,公安机关即可以进行立案追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的,为“数额较大”,公安机关应予立案追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2025-03-19 14:30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达到2000元以上的,就可以立案,但各地经济水平不一样,所以可能会有小的差异。
此外,《公安部关于修改盗窃案件立案统计办法的通知》中规定:
公安机关凡接到报警的盗窃案件,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应受理、登记并认真查处。
2022-09-07 09:00
2022-09-21 15:26
转错钱是可以立案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立案金额。
在转错账后要保存好微信转账记录和银行卡明细,这些是可作为起诉对方的证据。如果数额较大,用户需尽快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转账因为操作原因,转到第三方账户,第三方即为受益方,转账人有权要求第三方返还款项。银行出于对于用户身份信息保密的原则,因此不会随意提供用。
2022-08-19 16:54
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诈骗行为,相关法律规定的立案标准是不同的,但就算不构成刑事犯罪,但也是可以作为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的。至于被骗多少钱可以立案,对于普通大众说就是个人财产被诈骗,那么应该是最低为五千元。但是具体情况,还是要根据案件程度来定。
2024-04-16 10:48
无论涉及的财产额度如何,法院均会依法受理案件,这乃是由于民事权益所涉的主要途径在于维护自身权益,因此立案之标准与其所涉财产数额并无直接关联性。
依照法理,只要存在确定的侵权事实,法院就应当予以立案。
例如,一些民事权益尽管并不涉及金钱赔偿责任,但同样属于民法所管辖的范畴。
然而,在实际的诉讼过程当中,依然存在着相应的法律成本。
首先,作为原告方当事人必须承担起诉讼费的基础起步费用,他们需要权衡诉讼所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利益之间的得失;其次,司法本身亦存在着成本,即法律资源的占用问题。
司法机关同样需要将有限的行政资源投放到真正需要得到法律调整的场所及对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