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最有利的证据是合同、照片、证人等。土地纠纷可以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私下进行和解,和解不成可以提请第三方加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根据合同的内容交由指定机构进行仲裁,仲裁不能解决的可以向土地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2024-07-02 10:42
村里土地纠纷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对政府的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提起民事诉讼的时间限制为,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
2022-09-20 15:32
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除了上述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2022-10-09 09:42
1、如果土地经过确权之后,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就说明你的承包合同已经生效了,这是受国家认可的,能够极大保护好你的经营权利,是一个具备法律效益的证书。
2、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够有利于完善农村土地的承包关系,这种关系更加合法化,避免产生纠纷问题。如果有纠纷,可以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对于有承包经营权证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3、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够解决原始数据或者资料保护不力的问题。比如在确权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面积不准确或者数据有误,可以得到及时纠正。如果农民在确权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可以提出来,得到有效解决。
2022-08-12 10:37
解决赡养纠纷的途径有:赡养人与被赡养人协商解决;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找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022-08-11 14:27
1、与旅游经营者协商和解,协商,是解决争议最简便、成本最低的途径,也是旅游活动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纠纷解决途径,多数旅游的权益争议大部分也都是在双方协商中缓解或解决的;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是指争议双方在第三方主持和协调下,就争议进行协商,从而解决争议所进行的活动;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是争议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同意将争议解决提交给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由仲裁委员会对争议作出仲裁裁决的一种方式;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不经其他方式而直接采取诉讼方式解决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争议。诉讼一般要经过起诉、受理、审理、第二审程序等几个环节。
旅游纠纷是指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之间因旅游发生的合同纠纷或者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