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未满十八岁的青少年进行量刑时,有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但原则上不得判处其死刑。
这是出于也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文确立的一项重要司法原则。
依据该法条,被告人在犯罪行为发生时年龄未满十八周岁或者被控告犯案时正处于孕期的女性,均属法律所规定的特殊情况,因而不适用死刑这种残忍且严重的刑罚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2024-09-11 13:45
首先,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其次,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再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最后,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024-07-09 09:37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021-04-29 16:05
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如果释放后五年内再犯罪的,被判处有期徒刑以是刑罚的,不会构成累犯。在一般累犯的法律规定中,未成年人是不会构成累犯的。
2022-08-12 11:17
年满14周岁的青少年犯抢劫罪,应当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满14周岁的青少年犯抢劫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可以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022-10-31 13:56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
1、社会环境的污染,使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
2、自身素质不高,认知能力不足,是青少年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家庭教育的误区,为青少年犯罪推波助澜;
4、学校教育的失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温床。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