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允许异地起诉,须遵循原告就被告的一般管辖原则,具体如下:
1、对一般的民事案件,应该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2、如果双方约定了管辖法院的,应当按约定起诉;
3、如果被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应向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如果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则应向该单位所在地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024-03-08 10:52
私闯民宅损毁他人财物的处理方式是犯非法侵入住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私闯民宅是一个法律中规定的非法行为,指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即他人未经住宅主人许可或有权机关未依法定程序擅自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私闯民宅会承担法律责任。
2022-08-09 10:06
损坏他人财物不赔偿的,受害者可以选择报警处理。损坏他人财物情节较轻的,是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3条规定,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同时按该条例第8条规定,责令行为人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9-14 14:11
父亲损坏他人财物儿子用不用赔偿需要分情况来看。
1.如果父亲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呢么父亲损坏他人财物的话,儿子是不需要赔偿的。
2.如果父亲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3.如果父亲破坏他人向财物后去世的,那么应该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赔偿义务。
2025-02-27 17:01
纠纷引起的故意损坏财物案,可以通过报警的方式予以处理。并且建议,在报警前或者同时,应尽量保存好有关证据,比如物证、照片、录像、录音等内容,若未来涉及民事纠纷诉讼,也可使用收集好的证据进行诉讼。不构成犯罪的,会处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4-09-05 10:17
建设工程结算合同纠纷向施工行为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生纠纷可以通过和解、协商、仲裁、诉讼处理。当事人可以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私下进行协商、和解,和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定交由指定机构进行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