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保候审是否一定要求开庭审理的问题,其实并无强制规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该案尚处于公安机关的侦查阶段,且当事人满足取保候审的相关条件,便可向公安机关提交取保候审申请。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当事人应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之一时才能被允许取保候审:
1.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种的犯罪情节;
2.可能会面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情形,且通过采取取保候审的方式不会对社会造成隐患;
3.当案件的羁押期已满,但案件仍未得到妥善解决,需要特别采用取保候审的措施来推进案件办理进度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2022-08-15 10:06
2022-08-11 16:28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则会进看守所。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取保候审,完全不等于最终不能判实刑、不需要坐牢。被取保候审后被追究刑事责任即被判刑的几率非常大,公安机关采取拘留措施时一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证据材料,经过拘留后的侦查活动,可能进一步转为逮捕而继续侦查。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后很有可能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2024-05-18 14:16
取保候审后多久开庭,其实这事儿挺灵活的,没有固定标准。法院得考虑案件的复杂程度、工作安排等等。一般来说,大概三个月左右会开庭,但也可能因为案件特殊情况拖得更长。取保候审最长就一年,这期间法院得尽量把案子审完。当然啦,案子的复杂性、是不是和别人一起被告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开庭时间。总之,取保候审后的开庭时间是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定的,得确保审理公正有效。所以,耐心等着吧,法院会提前通知你的。不过话说回来,无论开庭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咱们都得保持耐心和信心,相信法律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裁决。
2022-10-31 14:22
取保候审开庭后有可能收监,有可能不收监。取保候审会不会开庭时候收监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如果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不应该适用缓刑的,可以在开庭后直接决定将被告人逮捕并收押,但也可以在宣判后再行收押;
2、如果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应该适用缓刑或是否适用缓刑不确定的,则在法院开庭后,被告人不会被收押。
2022-08-10 10:31
取保候审法院开庭不会收监,只有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才会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予以收监处理。在取保候审期间,除被取保候审人有违反规定情形的,一般不会收监处理。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因此,为确保审判的顺利进行,需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暂时收押,再根据判决情况确定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