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需强调的是,根据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的取保候审措施,其维持时间最多不超出十二个月;同样地,实施的监视居住措施最长也不宜超过六个月。
即便在取保候审及监视居住期间,执法机关也绝不能停止对案件本身的侦查工作、审查起诉及其审判过程。
一旦发现涉案人员不应再受刑事追责或现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已满者,应立即解除这些特定的强制性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2025-02-18 09:3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4-05-28 11:47
1、轻伤二级取保候审到检察院的时间是不确定的。
2、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
3、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止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4、因此,根据上述规定,取保候审最长在十二个月案件就可宣判完毕。至于什么时间到检察院在法律上没有具体规定。
2022-10-17 11:35
“检察院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2022-08-18 10:24
2022-10-17 11:36
“案件从检察院到法院一般要一个月。案件由检察院移交到法院后,法院一般两个月内宣判。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