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37天后如果还不放人,可能已经被检察院批准逮捕了。
被刑事拘留后通常有以下几种结果:
1、经调查没有犯罪行为,予以释放;
2、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予以释放;
3、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办理取保候审;
4、符合逮捕条件,但有不适宜关押的法律情节的,办理监视居住手续,予以释放。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刑事拘留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又是一种强度较为严厉的强制措施,它是针对可能出现的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而采用的。
因此,一旦被刑事拘留,当事人及其亲属应当立即聘请律师介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被拘留人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5-02-08 11:19
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37天后如果还不放人,可能已经被检察院批准逮捕了。
被刑事拘留后通常有以下几种结果:
1、经调查没有犯罪行为,予以释放;
2、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予以释放;
3、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办理取保候审;
4、符合逮捕条件,但有不适宜关押的法律情节的,办理监视居住手续,予以释放。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刑事拘留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又是一种强度较为严厉的强制措
2024-09-23 11:18
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37天后如果还不放人,可能已经被检察院批准逮捕了。
被刑事拘留后通常有以下几种结果:
1、经调查没有犯罪行为,予以释放;
2、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予以释放;
3、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办理取保候审;
4、符合逮捕条件,但有不适宜关押的法律情节的,办理监视居住手续,予以释放。
2022-08-12 11:29
一般是14到37天。公安机关犯罪分子或者犯罪事实进行拘留一般为10日,特殊情况下为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后羁押时间可长达37日。有需要的在三日内提请批捕,特殊的,延长一日至四日,特殊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检察院在7日内作出决定。
2022-08-12 11:19
轻伤二级刑事拘留最多不得超过37天。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二级的,构成故意伤害罪,被害人家属不同意调解,就会被判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1-05-08 15:46
刑事拘留与移交检察院无直接关系,会根据需要进行时间的调整。刑事拘留最长30天到检察院,一般拘留后三天左右会到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