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意味着,拥有25年工龄的个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如果已经累计缴费满15年,则有资格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然而,具体的养老金数额并不是由工龄直接决定的,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计算得出。
退休金的计算通常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如有)。这些组成部分的计算方式各不相同,且受到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余额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此外,还有一些额外的因素可能影响退休工资,例如视同缴费年限、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可能导致相同工龄的退休工资存在很大的差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2022-08-19 16:26
上海25年工龄有多少退休金要根据具体情况。
上海将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平均上调幅度为5.5%。具体办法:统一增加60元,按本人职保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2.5元累计。不足37.5元的按37.5元增加,以本人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5。另外为了体现对高龄人员的关怀本市今年继续对企业退休人员中男满65岁、女满60岁的高龄人员在以上三项普加的基础上再增加20元。本次调整的时间统一从1月起实施,也就是从1月起补发。5月5日前全部发放到位。
2022-08-23 15:57
“差5年的基数,估计就是300左右。
计算基础养老金部分,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地区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退休时所在地区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即社会平均工资)。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把每年“本人缴费工资额”(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缴纳基数),与当年“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相加,然后除以缴费年限,由于工资额和社会平均工资均是每年上涨的,所以我们假设每年工资额与社平工资涨幅相同,平均缴费指数为1。”
2024-12-21 09:24
企业职工44年工龄的,退休工资是每月4400元。
按工龄,每工作一年100元。
依此类推工龄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
参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参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龄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
2022-08-10 15:59
20年工龄有多少退休金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因缴纳年限和基本退休金都存在差异,所以退休金能拿多少应当因人百异,一般来说,影响退休待遇的因素,有缴费时间、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余额等多种因素。
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2021-12-18 17:27
“对于42年工龄的职工来说,是在1979年参加工作的,这一时间远远早于我国建立个人缴费制度的时间,绝大部分地区建立个人账户的时间是在1996年,因此属于退休人员中的“中人”,养老金由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中人”独有的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1、基本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按1计算)*视同缴费年限*过度系数;”